设计师 / DESIGNER网站首页 -设计师
人物风采
案例赏析
设计观点
>

贝聿铭: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




贝聿铭是美籍华人建筑师,1917年生于广州,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,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。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,18岁到美国,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,于1955年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,又成立了“贝聿铭设计公司。


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“大师”,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。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、混凝土、玻璃和钢。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,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。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,作品很多,论著则较少。贝聿铭被称为“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”。1983年,他获得了建筑界的“诺贝尔奖”——普里茨克建筑奖。


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: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。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。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。将近半个世纪以来,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,获奖五十次以上。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。


“最美的建筑,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,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。”“ 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,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动,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,这是我对建筑的看法,我期望人们能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我的作品。”
 
学术荣誉

▪ 1997    法国建筑学院海外院士        
▪ 1993    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名誉院士        
▪ 1984    法兰西艺术院外籍院士        
▪ 1979     罗德岛设计学院校长院士        
▪ 1978    美国艺术文学院首位建筑师背景的院长         
▪ 1975    美国艺术文学院终生院士        
▪ 1951    惠尔赖特游学奖学金        
▪ 1940    麻省理工学院阿尔法罗池奖章        
▪ 1940    麻省理工学院游学奖学金        
▪ 1940    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师学会奖章        
 
建筑业奖项

▪ 2010    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        
▪ 2009    英国RIBA皇家金质奖章        
▪ 2006    东方与西方奖        
▪ 2003    国家设计奖之终身成就奖        
▪ 2003    亨利·C·特纳奖        
▪ 2001    汤玛斯·杰佛逊艺术、人文、社会科学卓越成就奖章        
▪ 1999    文化桂冠奖        
▪ 1998    麦克杜威奖章        
▪ 1997    独立奖        
▪ 1996    贾桂琳·甘乃迪·欧纳西斯奖章        
▪ 1996    新世纪金玫瑰国际奖        
▪ 1994    中国建筑学会杰出成就金奖        
▪ 1994    艺术与文学类耶路撒冷奖        
▪ 1994    美国纽约州政府艺术奖        
▪ 1991    美国柯尔贝尔基金会卓越首奖        
▪ 1990    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奖        
▪ 1989    日本高松宫殿下记念世界文化赏建筑终身成就奖        
▪ 1983    普利兹克奖        
▪ 1981    美国纽约市艺术文化类市长荣誉奖        
▪ 1981    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荣誉金奖        
▪ 1981    法国建筑学院建筑学金奖        
▪ 1979    美国艺术文学院建筑学金奖        
▪ 1979    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        
▪ 1978    埃尔希·德·沃尔夫奖        
▪ 1976    汤玛斯·杰佛逊记念奖章        
▪ 1970    金门奖        
▪ 1963    美国建筑师学会纽约分会荣誉奖章        
▪ 1961    阿诺·布鲁纳奖        
 
社会荣誉

▪ 1993    美国乔治·布什总统自由勋章         
▪ 1993    军官勋位        
▪ 1988    法国密特朗总统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         
▪ 1988    美国雷根总统国家艺术勋章         
▪ 1984    法国政府艺术及文学勋章司令勋位           
 
光线特点

光是建筑的色彩,“让光线来作设计”是贝氏的名言。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,使得空间变化万端,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,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。透过透明的玻璃,投射在空间与墙体、地面上,形成光的庭院。“光很重要。没有了光的变幻,形态便失去了生气,空间便显得无力。”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。
 
玻璃与钢材

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——透明、反射,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,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,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,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,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,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。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,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,网状钢材不仅起到了支撑、承载的作用。
 
混凝土

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, 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, 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, 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, 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在作品中, 时常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点, 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楼梯。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,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。贝还在埃佛森美术馆、达拉斯市政厅建筑中充分展示了混凝土适于悬挑的力学性能。
 
几何

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。如果说密斯、柯布西耶在提炼几何性上作出了成绩的话, 那么贝聿铭则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础上丰富了几何构成, 从而为流于僵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开拓了新的道路。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, 向人们表明, 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, 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, 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。




绿色建筑系统集成商
技术咨询/深化设计/安装指导/项目施工/全程跟踪
版权所有:广州市美帝建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6020124号